馬會知多少

馬會青少年足球發展
字型

學校教練 >
焦點活動

從體能、心智和人際層面,激發青少年潛能,培養自強不息的處世態度。

呂明才中學 重新上路

11/02/2016 10:00

失敗過後,只要認真檢討,再接再厲,成功自然在望。聖公會呂明才中學足球隊曾因資源不足而解散,正當球員準備轉投其他運動之時,舊生張顥哲聯同另外三位畢業生義務回到母校執教足球隊,並用自身失敗後找到發展方向的成長經歷,作為師弟們的模範,致力帶領球隊走向曙光。

  • 一眾呂明才中學的隊員都認真看待每個訓練環節。
  • 奧拜恩教練﹝左﹞在訓練期間不時指導張顥哲Samson﹝右﹞。

四位「舊生教練」之中,以張顥哲(Samson)最年輕,訓練的方法也較為另類。訓練期間,只見其餘三位「舊生教練」不時大聲提示球員,而Samson只在旁默默紀錄球員的表現,並不急於即時糾正,之後再和球員討論,因為他相信,一時三刻的失誤,待冷靜過後再檢討,效果可能會更理想。

呂明才足球隊經歷解散後重組,看在Samson眼中可能是一次良好的契機,讓球隊重新上路。事實上,Samson本身的經歷,也是「重新上路」的最佳例子。
  
2012年於聖公會呂明才中學畢業,Samson並未能如願入讀大學的體育系,然而喜歡體育的他轉而先考取足球教練牌照,再入讀體適能高級文憑,從另一條路延續他的體育興趣。畢業後,他放棄了體適能教練工作而當上足球教練,「雖然體適能教練的薪金較高,足球教練則要做兼職補貼,但我仍然無悔地選擇了後者。」Samson現為兩間小學的足球教練,致力教導下一代,提升足球水平。

  • 張顥哲是一位相當年輕的「九十後」教練,與球員關係亦師亦友。
  •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的足球隊一度解散,可幸重組後球員更珍惜每次練習的機會。

Samson抽出時間回母校義教,「老師知道我今年開始全職教波,於是就請我回來任教,讓我有機會實踐足球的教學理論。」他指,校隊的弱項是體能、身材較細小,爭波或碰撞時會「輸蝕」。他十分認同曼聯足球學校駐港總教練奧拜恩(OB)強調教練要讓球員「have fun」,「這是我一直都想學和需要學的技巧,因為青少年對一件事如果不感興趣,就很難堅持下去。」他稱,曾見過有學生應父母要求而踢足球,踢得一點也不快樂,與「have fun」的原則相違背。

22歲的Samson在足球教練界經驗尚淺,他期望可從計劃豐富他的「教練工具箱」(tool box),他說:「tool box其實是一個比喻,就像裝修師傅也有他的工具箱,裡面戴滿螺絲批、鎚仔、電鑽,而足球教練的tool box就是要包括在不同主題、不同場地下的各種訓練模式。星期六晚的課堂,OB會示範不同主題的訓練方法,讓我親身體驗及學習國際級訓練模式。」

努力裝備好的工具箱,相信Samson可在日後的校隊訓練中大派用場。

記者、攝影:王斯瑩

焦點活動

焦點活動

多元化活動引領學校教練和球員享受快樂足球

參與學校名單

參與學校名單

歷屆參與學校名單

精華相簿

精華相簿

捕捉學校教練活動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