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知多少

字型

馬會推行第二期安寧頌計劃 協助提升社區安寧照顧服務

05/07/2019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社會大眾對社區的安寧照顧服務需求及選擇愈趨關注。有見及此,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再度撥款展開為期三年的第二期「賽馬會安寧頌」計劃,整項計劃至今共獲撥款逾二億五千五百萬港元。第二期「賽馬會安寧頌」計劃提供切合個人需要的綜合社區安寧照顧服務,以及加強照顧者,包括專業人員和義工的培訓,預計超過2,180名晚期病患的長者及超過 3,760名病人家屬受惠。

第二期「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啟動禮於今天(5月7日)舉行,出席嘉賓包括馬會董事李家祥博士、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夏偉立教授及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等。

李博士表示,「賽馬會安寧頌」是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6年主導推行的計劃,結合合作夥伴的力量,為晚期病患長者提供創新的晚期護理服務模式,並提升公眾對該服務的認識。他說:「過去三年,『賽馬會安寧頌』已惠及超過五千名晚期病患長者及其家人,讓他們可以在充份知情下作出合適的臨終護理選擇,同時獲得心理及精神上的支援。另外,計劃在提升照顧者能力及在服務心態帶來正面影響方面,亦獲各持份者正面的反饋。」

「賽馬會安寧頌」旨在協助改善社區晚期護理服務的質素,以及為相關服務的專業人員提供培訓,並提高公眾意識。計劃結合兩所大學、五間非政府機構及公私營醫療機構的跨界別力量,聯繫社區及醫療系統,強化臨終護理服務,透過提供安老院舍安寧護理、居家安寧照顧、義工支援和專業培訓等,讓長者能夠得到合適的護理選擇,提升他們於病患晚期的生活質素。

借鑑第一期的經驗,第二期「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將整合一套「綜合社區安寧照顧服務」模式,透過建立標準的服務流程及框架,由機構評估個案需要,度身訂造不同程度的身體、心理及實際生活三方面的支援,從而提供切合個人需要的服務;計劃亦將會推廣至更多間院舍,並加強對醫護及社福人員的培訓。

第一期「賽馬會安寧頌」已服務36間院舍,及777宗家居個案,並培訓超過10,000名護理及前線人員和586名義工。根據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為第一期計劃進行的調查顯示,參與計劃在家寧養的受惠病人身體不適情況減少18%,受惠病人及其家屬接受計劃的實務及心理支援後,焦慮情況得到顯著紓緩。而院舍個案在去世前3個月期間,住院日數減少約13日;家居個案在去世前6個月,住院日數平均減少約5天。

調查亦顯示,社會人士對安寜照顧服務的認識、接受程度及需求均上升,認識安寧照顧的受訪者由2016年的30%,增加至2018年的39%,會選擇安寧照顧服務的受訪者達83%。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一直積極應對本港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並把「長者」定為四大慈善策略範疇之一。多年來,馬會支持各種服務以提倡活出豐盛晚年,除了推行「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外,亦包括推行「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全面提升長者面對晚晴生活的抗逆力和增加社區人士對長者精神健康的認識;以及推行「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採取由下至上、地區為本的模式,建構香港成為長者及年齡友善城市。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馬會透過其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獨特綜合營運模式,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並協助政府打擊非法賭博。2017/18年度,馬會透過各項博彩稅及利得稅,為政府庫房帶來破紀錄的226億港元收入,並向獎券基金撥款12億港元。另外,已審批慈善捐款達42億港元。馬會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也是香港主要僱主之一,其慈善信託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馬會將繼續與香港市民「同心同步同進 共創更好未來」。


圖 1:
馬會董事李家祥博士表示,「賽馬會安寧頌」是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6年主導推行的計劃,結合合作夥伴的力量,推行創新的晚期護理服務模式,並提升公眾對晚期護理服務的認識。


圖 2:
馬會董事李家祥博士(左),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中) 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夏偉立教授(右),為第二期「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啟動禮擔任主禮嘉賓。


圖 3: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右四),「賽馬會安寧頌」計劃項目總監、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博士(右三) ,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梁萬福醫生(左四) ,以及計劃受惠者家屬和社工,分享第一期「賽馬會安寧頌」的計劃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