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知多少

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
字型

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透過傳媒工作訓練及實務體驗,培養學員的表達和溝通能力、專業態度及責任感,以助他們發揮潛能。

運動員專訪 |1
exer_2025043001600.html

【張延隆專訪】每一次跳躍 每一次投籃 都是我對夢想的追求

30/04/2025

從裘錦秋籃球隊的9號到香港東方籃球隊的9號,保持不變的不只是球衣號碼,更是張延隆在籃球場上堅持了15年的熱愛和決心。在這次專訪中,阿隆分享了他對籃球的深厚情感以及在這段旅程中所面對的挑戰和成長。

每一步付出都是成功的基石
阿隆在小學三年級時開始接觸籃球,最初受到姐姐張華倩的影響,但隨著時間推移,他逐漸熱愛上這項運動。在裘錦秋中學期間,他屢獲佳績,2017年帶領學校獲得精英賽季軍。儘管錯失冠軍一直是他的遺憾,但這段經歷讓他在往後的職業生涯中能夠無所畏懼地前行,並不再因為「精英賽冠軍」的名額而感受到額外的壓力。

2018年,阿隆加入甲一球隊「南青」,並在一年內成功晉升至兄弟隊「南華」。為了尋求更大的舞台,他在2023年從「南華」轉會至「東方」籃球隊。阿隆表示:「我來這裡的目標是希望挑戰更多的對手,同時也挑戰自己。」自去年六月開季以來,他經歷了八個月的高強度訓練和比賽,參加了PBA、東超及甲一等多條戰線,完成近30場比賽。面對舊患的傷勢,阿隆的身心承受著巨大壓力,但即便如此,他仍勇敢追逐籃球夢想,從未停止。

籃球場上的競爭心態
「在籃球場上只有對手,沒有偶像。」阿隆認為每一位對手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他充滿信心能戰勝他們。他欣賞的球員包括David White、林書豪,以及來自日本和韓國的運動員,但從未把他們視為偶像。阿隆解釋道,「可能因為我好勝心比較強,所以我更傾向把他們當作學習對象。」而正正這種競爭心態驅動著他不斷努力,始終保持進取的姿態。

學生運動員的建議
阿隆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深知「魚與熊掌之間的選擇」意味著什麼。他表示,追求夢想必然需要付出代價,自中學以來,他在學業和運動之間的掙扎讓他體會到最大的代價就是時間。高強度的訓練讓許多學生運動員面臨身心疲憊,休息時間變得匱乏。

這段路程充滿挑戰,阿隆坦言「我經常很想放棄,因為真的太辛苦了。」,但他依然選擇堅持。他強調,儘管身邊的支持和鼓勵很重要,最終的突破仍然需要依靠自己的堅持與努力。他希望其他學生運動員能夠明白,雖然追求的事物可能越來越多,但對運動的熱愛不會減少,而是要學會在各種誘惑中找到平衡,持續努力向前。這份毅力和堅持,將是他們實現夢想的關鍵。

未來的展望
在談到港隊的代表性意義時,阿隆笑道:「沒有人不想進入港隊,但如果我沒有被徵召,那可能就是能力或教練團的選擇。」採訪結束後,他重新投入練習,希望在季後賽前保持水平並確保身體得到充分休息。他對未來充滿信心,期待在籃球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追尋夢想。

撰文、攝影:許曉婷

  • 25歲的張延隆現任香港東方籃球隊一隊的後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