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知多少

字型

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推動年輕一代文化傳承

08/17/2025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讓中學生透過多層次的活動學習傳統文化,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實踐。

計劃由團結香港基金轄下的中國文化研究院執行,現正在大館舉行文化嘉年華至本月18日,推廣中華文化及展示學生過去一年的學習成果,並於今天(8月17日)舉行嘉許禮,表彰完成整個計劃的優秀文化大使學員,讚揚他們學習和傳承文化的精神。

出席嘉許禮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香港賽馬會董事黃嘉純、香港賽馬會董事兼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陳智思、中國文化研究院理事會榮譽主席李業廣、中國文化研究院理事會主席李焯芬教授、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博士、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邱逸博士,以及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企業傳訊)潘少權。

馬會一直致力弘揚中華文化,加深香港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以協助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馬會董事黃嘉純表示:「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通過互動及多層次的學習方式,讓青年加強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及實踐能力,提升人文素養和文化自信,建立正面的價值觀。計劃為期三年,預期可讓合共超過75,000名中學生、教師和社區人士受惠。」

「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以中華文化之美為核心,圍繞三個主題——「美藝」、「美服」及「美築」。學生透過不同生活藝術、傳統服飾,以及建築的文化單元,由淺入深,全面探索中國文化之美,並培養正面積極的品德價值觀。「互動講座」邀請不同文化團體到訪學校,深入淺出講解中華文化的不同面向,拓闊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文化視野。「實體工作坊」則讓學生手腦並用,參與茶藝、舞獅、粵劇、傳統建築模型等興趣班,接觸不同文化範疇的精粹。具潛質和充滿熱誠的學生可獲選參加進階的「優秀文化大使」重點培訓,參與以小組形式進行的深度體驗工作坊,以及親身考察位於本港及內地的傳統中國特色建築,了解非遺工藝,進一步汲取文化知識。完成「優秀文化大使」培訓的學生,更在社區組織的安排下,走入不同社福機構推廣中華文化,將所學化為行動,發揮社會影響力。

現正在大館舉行的「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文化嘉年華,不單總結過去一年的活動成果,更匯聚計劃的合作伙伴,以展位體驗、現場表演、工作坊等多元化形式與公眾交流,讓市民親身體驗中華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

 一如其他由馬會捐助的慈善項目,馬會對「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把賽馬及有節制體育博彩收入,轉化成稅款、慈善捐款及就業機會,貢獻香港。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馬會透過其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獨特綜合營運模式,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並協助香港特區政府打擊非法賭博。2023/24年度,馬會回饋社會共401億港元。當中包括透過各項博彩稅、利得稅及獎券基金撥款,向香港特區政府貢獻299億港元,以及已審批慈善捐款102億港元。馬會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也是香港主要僱主之一,其慈善信託基金是位居世界前列的慈善捐助機構。


圖 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左四)、香港賽馬會董事黃嘉純(右四)、香港賽馬會董事兼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陳智思(左三)、中國文化研究院理事會榮譽主席李業廣(右三)、中國文化研究院理事會主席李焯芬教授(左二)、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博士(右二)、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邱逸博士(左一)以及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企業傳訊)潘少權(右一)主持「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嘉許禮。


圖 2:
香港賽馬會董事黃嘉純於「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嘉許禮致辭。


圖 3:
主禮嘉賓與一眾「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優秀文化大使。


圖 4:
「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文化嘉年華不單總結過去一年的活動成果,更以展位體驗、現場表演、工作坊等多元形式與公眾交流,讓市民親身體驗中華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


圖 5:
眾嘉賓參觀大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