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稿代公益慈善研究院發出
公益慈善研究院與馬歇爾研究所(Marshall Institute)在頂尖基金會領袖閉門聚會上宣佈合作
2025年9月11日 - 香港 - 公益慈善研究院(Institute of Philanthropy, IoP)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馬歇爾研究所(Marshall Institute)正式宣佈建立策略性研究夥伴關係,雙方將共同探索如何透過全球金融樞紐釋放更多公益慈善資本,推動社會創新。這項合作於公益慈善研究院一年一度的頂尖基金會領袖閉門聚會上公佈,標誌著該研究院作為集「智、善、行」(智慧、善款與行動)於一身的機構,正持續深化其對引領本地及全球公益慈善未來發展的承諾。
「金融樞紐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引擎,更逐步成為推動社會金融創新的實驗平台。」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先生指出:「透過與馬歇爾研究所的合作,我們將探討在匯聚資本市場與制度基建並融合社會願景的金融樞紐中,公益慈善的發展潛力。我們期望理解政策、誘因及基礎設施等杠桿因素如何推動更多捐贈,並促進創新。」
財富高度集中的金融中心,亦面臨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這項合作計劃以公益慈善研究院近期的研究成果為基礎,旨在審視金融中心政策與實踐的相互影響。
這項研究將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馬歇爾研究所的羅伯茲教授 (Professor Jonathan Roberts) 和錢伯斯教授 (Professor Stephan Chambers) 主導,重點研究阿布達比、香港、倫敦、紐約及新加坡等城市,探討金融基建、監管架構及誘因制度對公益慈善發展的影響。
創校130年以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直致力推動全球社會科學教學與研究的創新發展。馬歇爾研究所於2015年成立,秉持提升私人行動對公共利益的影響力與效能之使命,現已成為全球公益慈善及社會企業領域的重要研究機構。
「我們非常高興與公益慈善研究院展開合作,共同探討公益慈善在應對全球最迫切挑戰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長賴瑞·克雷默教授(Professor Larry Kramer)表示:「與公益慈善研究院建立的這種策略性夥伴關係,不僅擴大了我們社會科學思想領袖的國際網絡,更大幅提升了我們研究工作的全球影響力及相關性。」
本研究旨在:
此項研究將聚焦亞洲金融中心,探討公益慈善如何因應財富快速累積、人口結構變化以及複雜社會挑戰而持續演變。這些金融樞紐為測試新興模式提供寶貴機會,從混合融資到以社會影響為優先的投資項目等創新模式均涵蓋其中,同時亦促進不同司法管轄區之間就政策與實踐的交流。
儘管對亞洲公益慈善領域的關注度日益提升,但針對該地區的詳盡實證研究仍然不足。本研究旨在填補這一空缺,提供具體可行的見解,並促進全球持份者之間的交流與對話。研究完成後,成果將公開發佈,以支持金融中心等公益慈善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
關於公益慈善研究院
香港賽馬會及其慈善信託基金於 2023 年9月撥款 68 億港元(8.7億美元) 種子基金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研究院集「智、善、行」(智慧、善款、行動)於一身,以獨立營運模式為國家以至亞洲及全球公益慈善事業作出貢獻。研究院立足東方,面向國際,致力與各基金會及公益慈善持份者等夥伴,在本地、區域和全球層面推廣公益慈善的領先思維,構建以亞洲為基地的交流平台,匯聚全球持份者,共襄善舉,普惠社群。
關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下稱LSE)是一所專注於社會科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大學,被英國《泰晤士報優秀大學指南》評為「2025年度最佳大學」,並在英國大學排名中位列榜首。
其學術專長涵蓋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衛生政策、數據科學及金融學等諸多學科領域。
作為全球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學之一,LSE 匯聚了多元人才、領先思維與興趣,使其成為極具活力的研究、教育與公眾交流中心。
LSE成立於1895年,至今一直秉持創立初衷 ——「匯聚人才與思想,探究事物本源,推動社會進步」的願景。 LSE持續以其科研為導的學科特長,引領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及其他機構,助力應對全球最緊迫的挑戰。 更多資訊請訪問 lse.ac.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