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知多少

字型

馬會特殊馬拉松增設家庭跑 進一步推廣傷健共融

01/08/2023

東華三院「奔向共融」—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2023參加人數創近年新高,超過1,700名智障跑手及伴跑員一同參與今天(1月8日)在中西區海濱長廊舉行的賽事,身體力行宣揚傷健共融。特殊馬拉松由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東華三院舉辦,今年更增設家庭跑項目「傳.家跑」,以提升有特殊需要家庭的社區參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馬會副主席李家祥博士、東華三院主席馬清揚、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泳舜及東華三院「共融大使」蘇樺偉為賽事主持起步禮,並為參賽者打氣。

李博士表示很高興知道活動將逐漸回復往日的規模,3公里賽事亦再度回歸,讓各位健兒可以挑戰自我,大顯身手。他續指馬會以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為宗旨,多年來積極構建「健康社區」。在這方面,馬會與東華三院更是合作無間,攜手展開多個社會服務,包括第12年支持這項有意義的賽事,鼓勵不同能力人士多做運動,推廣健康生活,同時宣揚傷健共融。

一如其他馬會捐助的慈善項目,馬會對這個項目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稅款及慈善捐款,將博彩及獎券收入回饋社會。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自2012年起支持東華三院「奔向共融」 —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大會為每位智障參賽者安排一位伴跑員,以二人一組形式參加3公里的賽事,亦安排賽前練習,拉近參賽者及伴跑員彼此間的距離,建立默契。

為提升公眾對賽事的關注、鼓勵更多人建立健康生活模式,賽事今年更特別增設「傳.家跑」項目,讓有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人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吸引近100人參與。同時,賽事恢復了「企業共融盃」獎項,吸引來自馬會等不同企業的員工擔任伴跑員,與智障運動員一同完成賽事。馬會義工隊CARE@hkjc亦積極參與其中,擔任伴跑員及場地義工,協助賽事順利舉行及與有特殊需要的朋友分享跑步樂趣。

除了賽事,馬會更支持活動帶來不同元素,加深公眾與不同能力人士的彼此了解。重點項目包括:「愛融樂長跑會」 — 由教練定期為熱愛跑步的智障人士提供專業指導、「與校共融」計劃 — 邀請中學生成為伴跑員,把和諧共融的概念帶入校園,以及「綠色環保馬拉松」 — 於賽事當日增加環保回收箱及垃圾分類,並鼓勵參加者自備水樽,取代支裝水,達至環保減廢。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馬會透過其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獨特綜合營運模式,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並協助政府打擊非法賭博。2021/22年度,馬會回饋社會共336億港元,當中包括透過各項博彩稅、利得稅及獎券基金撥款,向政府貢獻270億港元,以及已審批慈善捐款66億港元。馬會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也是香港主要僱主之一,其慈善信託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馬會將繼續與香港市民「同心同步同進 共創更好未來」。


圖 1:
馬會副主席李家祥博士表示馬會第12年支持東華三院「奔向共融」 —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鼓勵不同能力人士多做運動,推廣健康生活,同時宣揚傷健共融。


圖 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馬會副主席李家祥博士(左三)、東華三院主席馬清揚(右三)、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泳舜(右一)及東華三院「共融大使」蘇樺偉(右二)主持東華三院「奔向共融」 —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起步禮,為參賽者打氣。


圖 3:
馬會副主席李家祥博士(右二)獲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二)、東華三院主席馬清揚(右一)及第四副主席曾慶業(左一)致送紀念品。


圖 4:
圖四 / 五:
今年超過1,700名智障運動員及伴跑員參加東華三院「奔向共融」 —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


圖 5:


圖 6:
馬會副主席李家祥博士(左七)與馬會義工隊CARE@hkjc及參賽者合照。


圖 7:
馬會義工隊CARE@hkjc成員(右)及參賽者(左)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