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知多少

字型

馬會2024香港國際慈善論壇 掀香港公益慈善周序幕

09/09/2024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辦的第四屆香港國際慈善論壇,今日(9月9日)於香港西九文化區開幕,亦為香港「公益慈善周」揭開序幕,契合香港特區政府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慈善中心的願景。

一連兩日的論壇,雲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慈善家、業界領袖、政策執行者、非政府組織和專家互相交流,分享真知灼見,探索如何將慈善力量轉化為實在和可持續的影響。今年論壇的主題為「行公益 結碩果」,通過多場主題演講、座談演講和專題討論,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約100位知名演講者、以及2,000多位來自40個國家及地區的代表,包括超過200個本地、區域和國際基金會的代表。

今屆論壇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辦、公益慈善研究院協辦。公益慈善研究院由馬會和其慈善信託基金在去年9月在第三屆香港國際慈善論壇開幕典禮上宣佈成立。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論壇上發表錄影致辭表示:「這個論壇由多年以來領導慈善業界的香港賽馬會和其慈善信託基金隆重呈獻;體現香港積極貢獻公益慈善事業的決心。」他續說︰「特區政府已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明確指出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慈善中心。我們的願景是為慈善業界提供管理財富的工具,同時協助他們將資源投放到富有影響力的社會項目中。我們決心推動香港成為矢志改善社會的環球家族辦公室落戶的首選。」

論壇開幕典禮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馬會主席利子厚和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主禮。

馬會主席利子厚在開幕典禮致辭表示,亞洲作為全球最多人口和經濟增長最快速的地區,慈善事業隨著區內財富增長正在急速發展。然而,亞洲的慈善事業需要能恰如其分適應區內不同政治、經濟與文化背景的模式和方案,這些都與西方的背景和模式有所差異。徹底釋放亞洲區慈善事業的潛力,對有效應對區內社會和環境的挑戰至關重要。

多個基金會亦派代表參加今年的香港國際慈善論壇,當中包括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日本財團、洛克菲勒基金會、陳江和基金會、淡馬錫基金會、騰訊基金會和Wellcome信託基金。

今日首場的主題演講,由澳洲前總理、Wellcome信託基金主席、全球女性領導力研究所主席Julia Gillard就「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公益慈善在不同社會的差異及如何更有效地協作?」分享其真知灼見。

第二場主題演講由200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院菲爾・奈特管理學榮休教授、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Michael Spence教授就「捐贈經濟學:為何捐贈?為何不捐贈更多?」發表精闢見解。

論壇上,香港特區政府衞生署、馬會和公益慈善研究院一同見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三家本地大學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以加強大灣區監察和應對傳染病的能力。該三家大學的學院或組織包括香港大學的香港賽馬會環球衞生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合作諒解備忘錄屬「一體化健康」的措施,也是馬會透過成立上述大學學院或組織以作長期支持的措施。

今年與論壇相關的活動為期五日。9月8日先在香港2024/25馬季開鑼日上舉行歡迎午宴,隨後是為期兩天的論壇。公益慈善研究院於9月11日及12日召開「公益慈善基金匯」會議及其他場外活動。香港財富傳承學院亦會於9月12至14日舉行為期三日的高峰會,總結公益慈善周。

一如其他慈善捐助項目,馬會對香港國際慈善論壇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稅款和慈善捐款,將博彩及獎券收入回饋社會。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馬會透過其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獨特綜合營運模式,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並協助香港特區政府打擊非法賭博。2023/24年度,馬會回饋社會共401億港元。當中包括透過各項博彩稅、利得稅及獎券基金撥款,向香港特區政府貢獻299億港元,以及已審批慈善捐款102億港元。馬會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也是香港主要僱主之一,其慈善信託基金是位居世界前列的慈善捐助機構。

公益慈善研究院
香港賽馬會及其慈善信託基金於 2023 年 9 月策略性撥款 68 億港元(8.7億美元) 種子基金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研究院集「智、善、行」(智慧、善款、行動)於一身,以獨立營運模式為國家以至亞洲的公益慈善事業作出貢獻。研究院立足東方,面向國際,致力與各基金會及公益慈善持份者等夥伴,在本地、區域和全球層面推廣公益慈善的領先思維,構建以亞洲為基地的交流平台,匯聚全球持份者,共襄善舉,普惠社群。


圖 1: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4香港國際慈善論壇開幕典禮上發表錄影致辭。


圖 2:
馬會主席利子厚在2024香港國際慈善論壇開幕典禮上致辭。


圖 3: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前排中)、馬會主席利子厚(前排左六)、副主席廖長江(前排左五)、眾馬會董事、行政總裁應家柏(前排右六)及眾馬會管理委員會成員在2024香港國際慈善論壇開幕典禮上合照。


圖 4: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群(前排右二)、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前排左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前排右一)和香港城市大學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院長Vanessa Barrs教授(前排左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由馬會主席利子厚(後排右二)、馬會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後排左一)、馬會行政總裁、公益慈善研究院董事應家柏(後排右一)和香港特區政府衞生署署長林文健醫生(後排左二)見證。


圖 5:
澳洲前總理、Wellcome信託基金主席、全球女性領導力研究所主席Julia Gillard(右)在香港國際慈善論壇上以「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公益慈善在不同社會的差異及如何更有效地協作?」為題發表首個主題演講,並由洛克菲勒基金會信託委員會成員、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前主席史美倫(左)主持。


圖 6:
首個座談演講「何謂影響力?有系統地重新評估亞洲捐贈模式」,由The Bridgespan Group管理合夥人William Foster主持(右一),日本財團行政總監樺沢一朗(左一)、陳江和基金會行政總裁李嘉昌(左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慈善合作與發展團隊副主任Jennifer Stout(右二)共同探討以新工具評估慈善績效表現的可能性。福特基金會地區主任及中國首席代表張美玲、Reliance Foundation 行政總裁Jagannatha Kumar 透過視像會議參與討論。


圖 7:
第二個座談演講「為『全球南方』的健康創新:公益慈善如何支援全球衞生研究和介入措施?」由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衞生與健康學院創始院長、世界衞生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教授(右一)主持,巴斯德研究院網絡行政總監Rebecca F. Grais(左一)、日內瓦大學Digital Health Transformations LAB總監、日內瓦國際與發展研究生院全球衞生中心主席及創辦人、世界衞生峰會委員會聯合主席Ilona Kickbusch(左二)、英國倫敦大學衞生及熱帶醫學院環球衞生學教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及全球衛生安全特別顧問Peter Piot教授(左三)、洛克菲勒基金會健康倡議高級副總裁Naveen Rao(右三)、世界衞生峰會行政總裁Carsten Schicker(右二)一同討論。


圖 8:
第二場主題演講「捐贈經濟學:爲何捐贈?爲何不捐贈更多?」的演講嘉賓為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院菲爾・奈特管理學榮休教授、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Michael Spence教授(左);香港賽馬會遴選會員、香港招商永隆銀行副董事長、香港教育大學前校長張仁良教授(右)為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