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稿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與公益慈善研究院共同發出
香港賽馬會(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與公益慈善研究院於1月28日至2月2日在泰國曼谷,聯同18個聯合國組織和慈善機構合辦一個與區域衞生和發展相關的會議。
為期一週的2025瑪希敦王子獎大會,以「在人工智能世代善用科技建設更健康世界」為主題。與會者探討如何利用最新科技,推動全民均可享有公平、可負擔和全面的衞生健康系統。合辦會議的機構,包括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公益慈善研究院、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洛克菲勒基金會、蓋茨基金會和世界銀行等。
由馬會和其慈善信託基金在2023年成立的公益慈善研究院,在1月31日舉辦了一場名為「從基層醫療層面管理非傳染疾病」的特別環節,會上宣佈與世衞合作推展一項為期三年、在基層醫療層面控制和管理非傳染疾病的先導計劃。
公益慈善研究院捐款190萬美元(折合約1,480萬港元),支持世衞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在三個國家,包括菲律賓、湯加和所羅門群島建立一項全面的非傳染疾病控制和管理流程。該流程將在基層醫療層面涵蓋非傳染疾病的預防、早期識別、治療、長期管理、以及預防和管理併發症。
世衞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疾病控制項目主任Huong Tran博士表示:「開展這項非傳染疾病先導項目,將降低貧困國家與非傳染疾病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同時為將來擴展這個全面非傳染疾病控制和管理流程至整個西太平洋地區建立投資案例。」
公益慈善研究院聯席秘書長陸怡表示:「公益慈善研究院榮幸能支持世衞應對西太平洋地區對控制和管理非傳染疾病的需要,聯同早前在 2024 年 5 月和 10 月的世衞投資回合所宣布的1,120 萬美元捐款,是項捐款彰顯公益慈善研究院透過與世衞合作,肩負推動全球健康的使命。」
此外,在1月29日的2025瑪希敦王子獎大會期間,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與香港中文大學合辦、公益慈善研究院協辦一場名為「邁向覆蓋全民健康: 糖尿病早期篩檢與管理的創新技術」的場外會議,探討利用數據導向的方法和數碼創新,加強糖尿病照顧和管理。場外會議期間分享了兩項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項目的研究成果,闡釋如何利用生物遺傳標記、大數據演算法和最新的可穿戴健康裝置,改善糖尿病患者或高風險人士的健康,並提升他們自主健康管理的能力。
同日,公益慈善研究院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亦合辦另一場名為「利用數碼科技應對發展中國家的非傳染性疾病」的場外會議,會議聚焦討論利用創新科技預防和管理非傳染疾病的實例,以聚集資源推動有關方面的南南合作。
公益慈善研究院集「智、善、行」於一身,致力在本地、區域和全球層面推廣公益慈善的領先思維。研究院積極拓展與其他基金會的合作,並為世界衞生組織應對全球健康問題作出貢獻。公益慈善研究院在去年 5 月和 10 月在世界衞生組織的投資回合捐款1,120 萬美元(折合約8,740 萬港元),以促進和保護各地人民的健康和福祉。該投資回合是世衞的新機制,以籌集可持續資金推動於2025至2028年開展的第十四個工作總規劃。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馬會透過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和社區貢獻的獨特綜合營運模式,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並協助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打擊非法賭博。2023/24年度,馬會回饋社會共401億港元,當中包括透過博彩稅、利得稅及獎券基金撥款,向香港特區政府貢獻299億港元,以及已審批的慈善捐款102億港元。馬會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同時為香港的主要僱主之一,而旗下慈善信託基金是位居世界前列的慈善捐助機構。
公益慈善研究院
香港賽馬會及其慈善信託基金於 2023 年 9 月策略性撥款 68 億港元(8.7億美元) 種子基金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研究院集「智、善、行」(智慧、善款、行動)於一身,以獨立營運模式為國家以至亞洲的公益慈善事業作出貢獻。研究院立足東方,面向國際,致力與各基金會及公益慈善持份者等夥伴,在本地、區域和全球層面推廣公益慈善的領先思維,構建以亞洲為基地的交流平台,匯聚全球持份者,共襄善舉,普惠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