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稿代公益慈善研究院發出
由公益慈善研究院獨家捐助,故宮博物院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紋』以載道 ──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將於明天起至10月13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讓觀眾透過尖端的數碼技術探索故宮紋飾的文化底蘊。
公益慈善研究院由香港賽馬會和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共同撥款種子基金成立,集「智、善、行」於一體,立足東方,面向國際,以獨立營運模式推動國家乃至全球公益慈善事業的交流和發展。是次專題展覽亦是馬會成立140週年的慶典活動之一。
開幕典禮今天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羅先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孔令成、公益慈善研究院副主席兼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信託人龔楊恩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以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羅先良表示:「此次故宮博物院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次聯合舉辦數字展,希望共同致力於將中華文化的瑰寶呈現給世界各地的觀眾,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尊重,期待以數字技術為舟楫,推動傳統文化在全球化語境中破浪前行。」
公益慈善研究院副主席、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信託人龔楊恩慈表示:「公益慈善研究院致力於推動國家乃至全球公益慈善事業的交流和發展。此次展覽是與故宮博物院為期五年合作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藝術科技人才,助力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恰逢故宮博物院成立一百週年,同時也是為了慶祝香港賽馬會成立一百四十週年,令本次活動更具歷史意義。」
「『紋』以載道 ──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以數碼技術呈現中華傳統文化精粹,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展覽彙集來自故宮建築、陶瓷及刺繡紡織品的傳統紋樣,透過流轉光影的創新詮釋,啟發觀眾了解這些精緻紋飾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鼓勵大眾對中華文化有更深入的欣賞。展覽分為七個體驗空間,讓觀眾暢遊於繽紛的刺繡錦緞設計、多彩變幻的藻井裝飾,以及充滿動感的地面紋樣。觀眾亦可親手創作獨一無二的游魚與飛鳥設計,展現個人創意。
是次展覽是《萬方傳播中華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合作框架協議內的重點活動之一。該協議去年五月由香港賽馬會與故宮博物院於簽署,在香港、內地和全球層面傳揚中華文化,促進內地與香港在文化領域的深度交流,並支持培育藝術科技人才。
公益慈善研究院
香港賽馬會及其慈善信託基金於 2023 年 9 月策略性撥款 68 億港元(8.7億美元) 種子基金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研究院集「智、善、行」(智慧、善款、行動)於一身,以獨立營運模式為國家以至亞洲的公益慈善事業作出貢獻。研究院立足東方,面向國際,致力與各基金會及公益慈善持份者等夥伴,在本地、區域和全球層面推廣公益慈善的領先思維,構建以亞洲為基地的交流平台,匯聚全球持份者,共襄善舉,普惠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