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知多少

字型

「疫」境同心「馬照跑」 馬會繼續貢獻社會保就業 陳南祿先生連任馬會主席 利子厚先生連任副主席 孔思和先生及陳衍里醫生獲選為新任董事

09/01/2020

香港賽馬會今天(9月1日)公佈截至2020年6 月30 日止的2019/20財政年度業績。即使過去一年充滿挑戰,馬會仍回饋社會252億港元,當中包括透過博彩稅及利得稅為政府庫房帶來199億港元收入,向獎券基金撥款8億港元,以及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審批45億港元慈善捐款,其中包括3億4,600萬港元用以支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的社群。

選舉新任董事

在今天(9月1日)舉行的馬會週年大會(「週年大會」)上,各遴選會員選出兩名新任董事,以及四名連任董事。

新任董事孔思和先生及陳衍里醫生,獲選填補周永健博士及周松崗爵士因退任而騰出的空缺,任期各一年。董事黃嘉純先生於今年4月獲選填補前副主席郭志桁先生退任而騰出的空缺,現獲選連任三年;同時,董事李家祥博士、梁高美懿女士及王䓪鳴博士獲選連任,任期各三年。

週年大會結束後,新一屆董事局選出陳南祿先生及利子厚先生,分別續任馬會2020/21年度的主席及副主席。

孔思和先生(履歷詳見附件)於1990年成為香港賽馬會會員,並於1999年成為遴選會員。他是「公平團體」及「香港足球會團體」兩個賽馬團體的成員及經理人,同時是「孖士打團體」的成員。孔先生於2019年12月退任孖士打律師行合夥人之職務,但仍出任該行的資深顧問律師;他同時是香港足球會會長。

陳衍里醫生(履歷詳見附件)於1995年成為香港賽馬會會員,並於2010年成為遴選會員。他熱愛賽馬運動,2018 年冠軍賽馬日的一級賽主席短途獎冠軍「天下為攻」,是他曾合股擁有的馬匹之一。陳醫生是私人執業皮膚科專科醫生,亦是香港大學名譽臨床教授及瑪麗醫院名譽顧問醫生,現任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及校董會委員。

同心協力成就「馬照跑」

過去一年,香港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馬會努力秉持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更形重要。

賽馬對百多萬名熱愛賽馬人士來說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賽馬帶來稅款及慈善捐款,為社會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馬會在疫情下沒有取消任何一場賽事。在疫情期間,馬會實施嚴謹的防疫措施,包括限制馬場入場人數,並得到政府支持,繼續「馬照跑」。在全球大部份體育及賽馬賽事需要停辦時,馬會得以繼續賽事,贏得全球讚譽。在社會需要避免社交活動時,賽馬更成為市民珍貴的居家娛樂。

因此,賽馬投注額在年內僅下跌3.2%至1,210億港元;以馬季計算(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7月15日),向政府繳納的博彩稅達121億港元,當中的62億港元,更是在馬場實施防疫措施期間貢獻;若取消賽事,則不會有此成績。

然而,疫情對足智彩收入構成沉重打擊,年內共有3,273場國際足球比賽延期或取消,投注額下跌18.8%至926億港元。至於六合彩,由於大部份顧客會在場外投注處購買彩票,為保障公眾健康,馬會於2月2日起暫停六合彩攪珠,投注額因而下跌39.0%至51億港元。

此外,馬會承諾捐款近3億4,600萬港元,全力支援社區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其中包括捐助購買1,400萬個口罩、捐贈約50萬份「關懷包」,向超過10萬名基層學生提供免費流動數據用量,支援他們在停課期間網上學習;並成立1億港元的「新冠肺炎緊急援助基金」,迅速向社福機構審批撥款,以支援弱勢社群。截至6月30日,已有219間機構獲撥款,推行241項行動方案;同時,馬會成立1億5,000萬港元的「社區持續抗逆基金」,捐助中小型社區及體育組織,為受疫情影響的弱勢社群提供支援服務。疫情尚未知何時完結,馬會將繼續克己之力,支援社區。

馬會同樣重視逾21,000名員工的健康及福祉,實行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為員工提供約370萬個口罩,並承諾不會因疫情而裁減全職員工。另外,馬會聘用約13,000名兼職員工於馬場及投注設施工作,即使該等設施在疫情期間關閉,馬會亦為合資格的兼職員工,提供金額相當於他們上季每週平均收入50%的津貼,直至馬季結束。而為了把資源留給更有迫切需要的機構,特別是小企業,馬會並沒有申請政府的「保就業」 計劃。

回顧過去一年,馬會主席陳南祿認為是馬會一個讓人引以為傲的歷程。「我們能夠維持賽馬、投注及會所等核心業務,同時保障顧客、會員、員工和騎練人員的安全健康,實在值得引以為傲。更重要的是,我們充分秉持馬會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一切以社會福祉為依歸。」

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亦表示:「賽馬是香港的重要標誌,象徵著『我做得到』的精神,當然還有透過博彩稅及慈善捐款回饋社會。為此,我們竭盡所能,務求『馬照跑』,各馬主、騎練,以及員工也與我們秉持相同信念。我要特別感謝一眾努力不懈的員工,為顧客、會員,以致整個社會的福祉謹守崗位。」

持續進步

縱然過去一年挑戰重重,馬會仍能持續進步,繼續貢獻社會及投資於業務發展。

香港的賽駒及賽事再度揚威國際馬壇,十項賽事名列2019年全球百大一級賽年終排名榜;20匹賽駒位列世界馬匹年終排名榜,其中「美麗傳承」為年內全球評分最高的一哩馬。為鼓勵馬主持續投資優質純種馬,以及吸引海外賽駒來港參賽,下個馬季的獎金將提升至破紀錄的14億港元,這與其他賽馬地區開始削減賽事獎金正好相反。

有賴香港特區政府及內地各部門及機關的支持,馬會設於廣州毗鄰的純種馬匹訓練中心——從化馬場,於疫情期間能夠全面運作,讓本港馬匹得以在從化馬場享用一流的訓練設施,並於上季取得139場勝仗,當中包括富衛保險冠軍一哩賽。

經由海外合作夥伴將投注額匯入香港賽馬彩池的匯合彩池,錄得強勁增長,投注額上升25.3%至236億港元,約佔賽馬總投注額近20%,其中,第二度由馬會及海外合作夥伴開辦的皇家雅士谷全球匯合彩池,投注額上升33%至14億港元。

馬會在數碼投注方面於全球具領導地位,現時經由網上或流動裝置投注的顧客,約佔投注額的70%。在疫情高峰期間,大部份投注設施關閉,有關數碼平台的投注額更增至九成。馬會的「新渠道2.0策略」,務求令顧客體驗全面電子化,其中2019/20年度推出的重點措施「FPS轉數快」,是馬會應用最新金融科技設計的服務,推出三個月已有24萬名顧客登記使用,令馬會成為香港其中一個最多人使用的「轉數快」商戶。

慈善捐助方面,即使投注額下跌,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已審批捐款仍然增加5.8%至45億港元,支持210個項目,繼續照顧社會各方面需要,其中包括撥款5億3,530萬港元予基督教靈實協會,興建綜合社區安寧照顧服務大樓。馬會理解在現時社會資源相對緊絀下,對社區的支援尤其重要。

同心跨越動盪時刻

馬會能夠取得佳績,得以繼續維持對社區的支援,皆取決於業務表現。然而新冠病毒疫情為社會及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並已對馬會的財務狀況構成沉重打擊,馬會對其慈善信託基金的撥款由2018/19年度的43億港元,下跌至2019/20年度的25億5,000萬港元。

即使如此,馬會仍致力維持對社會的貢獻,審慎管理成本及資源,並就長遠發展作策略性投資。具體而言,這包括開拓從化馬場的潛力、翻新沙田馬房,以及發展全新資訊及投注系統,以繼續提升世界級賽馬的水平及走在資訊科技的尖端。除了充分發揮匯合彩池的龐大潛力外,馬會亦會抓緊每個發展機遇,包括越來越受本地馬迷歡迎的越洋轉播賽事。

事實上,當香港以至全球均面對難以預期的挑戰時,馬會需要得到社會各界支持,才能成就上述的發展。

馬會主席陳南祿表示:「馬會的宗旨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的社會,我們定必貫徹始終,實事求是、做好本份。我們亦將致力改善業績,從而維持慈善捐款,繼續貢獻社會。」

 

業務數字 - 財政年度 (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
  2019/20
(百萬港元)
2018/19
(百萬港元)
增減幅度
賽馬投注額* 120,990 125,002 -3.20%
足球博彩投注額 92,598 114,074 -18.80%
六合彩投注額 5,161 8,465 -39.00%
投注總額 218,749 247,541 -11.60%
* 2019/20年度有87個賽馬日、2018/19年度有88個賽馬日
馬會對香港的貢獻 - 財政年度 (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
  2019/20(HK$m) 2018/19(HK$m) 增減幅度
賽馬博彩稅 12,071 12,981 -7.00%
足球博彩稅 6,273 7,671 -18.20%
獎券博彩稅 1,290 2,116 -39.00%
利得稅 323 569 -43.20%
獎券基金撥款 774 1,270 -39.10%
已審批慈善捐款 4,525 4,277 5.80%
投注總額 25,256 28,884 -12.60%

香港賽馬會2019/20年度年報可於馬會網頁下載,網址為
https://corporate.hkjc.com/corporate/chinese/history-and-reports/annual-19-20.aspx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馬會透過其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獨特綜合營運模式,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並協助政府打擊非法賭博。2019/20年度,馬會透過各項博彩稅及利得稅,為政府庫房帶來199億港元收入,並向獎券基金撥款8億港元。另外,已審批慈善捐款達45億港元。馬會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也是香港主要僱主之一,其慈善信託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馬會將繼續與香港市民「同心同步同進 共創更好未來」。

 

附件
一. 孔思和先生簡歷
二. 陳衍里醫生簡歷

圖一:馬會新任董事孔思和先生
圖一:馬會新任董事孔思和先生

圖二:馬會新任董事陳衍里醫生
圖二:馬會新任董事陳衍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