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刊物《駿步人生》,透過人物訪問、專題報道、精闢對話等內容,希望做到知性與趣味並重,為讀者注入正能量。
「金曲之父」張文新與「金牌DJ」車淑梅,結婚至今37年,一對子女學有所成,一家七口三代同堂。這對有份締造八十年代香港中文金曲盛世的電台夫妻檔,其聲音和主持過的經典電台節目,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從教子方程式到婚姻法則,兩人在專訪中細說張氏一家的《Radio 家家》。
最強後盾
人生路上總有起伏跌宕,即使背負着五味的歷練,只要回首,家人總在背後。
程式設計 編寫童心志向
「全港小學生運算思維比賽」今年踏入第4年,兩個組別的冠軍作品,分別是家居抗疫「四大發明」 — 由踏入家門開始,提示要棄置口罩、洗手、洗澡,以至重新戴好口罩才出門;及人工智能座廁裝置 — 使用者毋須親自揭開廁板,裝置更懂得因應環境及使用量,自動加強清潔功能,減少使用者與病毒接觸的機會。
黑暗中的追光者
蕭凱恩三個月大時患上眼癌,自此看不見光明。慶幸家人支持,加上個人對音樂的熱誠,憑藉其在多個公開歌唱及鋼琴比賽上贏取獎項的成績,獲中文大學取錄成為該校音樂系首位視障學生。2017年,她獲頒賽馬會獎學金,最近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用自身的奮鬥故事,勉勵他人。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再活多幾年,閱歷豐富了一點,就明白成熟與否和年齡無關,卻與經歷互相牽連。好些事情,不用故意去學,生活自會教懂你;結婚進行曲響起,你要把家庭的責任擺在肩膀上;小孩呱呱落地,就要將一個小生命好好照顧。」新手爸爸伍家謙撰文,分享更多……
目標培育未來領袖的「香港賽馬會獎學金」,自1998年至今共撥款約5億港元,栽培逾750位年輕人;新一屆共有45位來自不同專上院校的本科生成為賽馬會學人。
「賽馬會社區頻道」是一個集合非政府組織及社區機構在疫情期間所製作的各種與工作、學習和休閒相關的網上資訊平台,讓大眾足不出戶仍可獲得相關訊息。
馬會捐助的「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2020」旨在推廣本地及海外的創新科技產品及意念,目的改善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生活質素。
馬會推出新一屆「見習行政人員培訓計劃」,招攬大學畢業三年內的人才,望打造優秀團隊,共同建設更美好社會。
香港造鹽記
位於西貢海島的鹽田梓有300年的造鹽歷史,社工系出身的曾琬淳棄白領工作,選擇踏上鹽田,擔起傳統曬鹽的導賞、教育工作,只因相信復興這傳統技藝,能為香港帶來價值。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今次展覽展出逾40件出自文藝復興巨匠桑德羅‧波提切利與同期佛羅倫斯藝術大師的經典作品,讓觀眾回到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
賽馬會樂在耆足計劃今次製作了10條在家運動短片,包括簡單易學的足球技巧,目的促進長者的社會參與和自我實踐。
致力創造無障礙環境予演藝精英一展才華的「無限亮」計劃,第二屆改以網上方式舉行部分節目,包括三套於12月進行的網上節目。
大館特設「VR360°全景虛擬展廳」,令藝術愛好者足不出戶都得以觀賞藝術展覽。